新闻详情

血的教训 郊区不能走“先发展再治污”老路

日期:2025-07-19 15:33
浏览次数:933
摘要:
 
 血的教训 郊区不能走“先发展再治污”老路上海市委书记**昨天上午在青浦代表团参加全团审议时说,要始终科学**地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,立足全市发展大局,统一规划、整体谋划、协调发展,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。郊区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主战场,要加快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,切实做好建设用地减量化这篇大文章。当前,基础设施建设要向郊区转移,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要向郊区倾斜,使郊区群众和中心城区群众一起,更好地共享上海改革发展成果。
    建设用地减量:推进郊区土地高效集约利用
    “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离不开郊区的现代化。”**说,我们讲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,要切实防止到了农村看看像城市、到了城市看看像农村的现象,上海的郊区和中心城区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,必须统一规划、整体谋划、协调发展。面向未来发展,上海要切实做好建设用地减量化这篇大文章,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工作。无论是从国际发展的经验看,还是从上海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看,建设用地减量化事关全局、事关未来,如果我们不清醒认识,上海的发展将不可持续。全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中,存量优化的重点在中心城区、增量调控的重点在郊区。加快推进郊区土地高效集约利用,已经迫在眉睫,必须立足现实、面向未来、着力推进,否则就是对市民群众、对上海未来、对历史不负责任。要从市委、市政府做起,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对历史负责的担当。
    郊区环境好不好,要看小河小湖小浜的水质
    在讨论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治理、城镇建设、养老服务等郊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时,**说,上海郊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,不能走“先发展、再治污”的老路,因此对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看郊区环境治理水平好不好,不在于高速公路两旁的绿化和郊野公园建设得如何,而要多看小河小湖小浜的水质,它们是当地农业污染控制能力、工业发展水平和生活污水处理水准的集成综合反映。”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是当前郊区*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,**希望代表们多关心监督,及时提出意见建议。
    城镇化不求大、不求全,要宜居、有特色、有文化
    **说,郊区各区县在全市工作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,有些区县承担着全市生态保护、水源地保护的重任,因此,涉及全市枢纽型、功能性、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市里要在坚持规划“一盘棋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,积极支持郊区,不搞全市“一刀切”。郊区城镇建设要从实际出发,不求大、不求全,要宜居、有特色、有文化。郊区发展要特别注重人口服务和人口管理,要千方百计提高郊区群众的收入,让郊区群众同样享受到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。
 
文章来源:新浪新闻
31011402005062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0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