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
以新理念、新思路继续抓好城市节水工作

日期:2024-04-27 01:48
浏览次数:552
摘要: 以新理念、新思路继续抓好城市节水工作:今年5月10~16日是第29个国内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,主题为“养成节水好习惯,树立绿色新风尚”。经过近30年的工作积累,国内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已经成为普及节水知识、推广节水科技、增强节水意识的工作平台。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形成城市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营造全民节水、惜水、亲水的良好氛围,《中国建设报》特别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撰写署名文章《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促进城市绿色发展》,从城市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、多措并举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以及以...

  以新理念、新思路继续抓好城市节水工作:今年5月10~16日是第29个国内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,主题为“养成节水好习惯,树立绿色新风尚”。经过近30年的工作积累,国内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已经成为普及节水知识、推广节水科技、增强节水意识的工作平台。

    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形成城市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营造全民节水、惜水、亲水的良好氛围,《中国建设报》特别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撰写署名文章《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促进城市绿色发展》,从城市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、多措并举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以及以新理念、新思路继续抓好城市节水工作

    要坚持精准施策、推进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,推动城市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(一)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,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。

   以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,合理确定城市人口、用水、用地规模,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,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山水城理想空间格局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构建水资源供给、水环境治理、水**保障相互关联的城市水系统,加强城市吸水、蓄水、净水、释水的能力,增强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弹性和韧性,形成健康水循环系统。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,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,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,修复江河、湖泊、湿地等水体,加强绿地建设,强化城市水源涵养,加大雨水、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,多渠道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应。
(二)建设节水型城市,强化城市节水工作的系统性。

   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,让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、每个家庭、每个人的自觉行动。提升城市节水工作的系统性,在城市建设领域落实节水要求,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,发挥城市节水的综合效益。以城镇供水、排水与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、建设为抓手,建设再生水梯级循环利用系统,实现再生水的梯级利用和**利用,促进再生水成为城市的“**水源”;狠抓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,进一步降低各地供水管网漏损率;推动建筑节水,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性国家标准,推广合同节水管理,继续普及节水型器具。完善价格机制,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市场引导作用,支持制定再生水及雨水、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,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。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,加大节水技术**和资金投入力度,增强节水减排科技支撑能力。
(三)推进绿色社区建设,将节约集约理念贯穿始终。

  深入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,结合绿色社区建设推进节水工作,充分发挥社区在家庭、单位等整个社会网络中的纽带作用,推动节水理念、节水方法、节水窍门进社区,广泛发动群众、组织群众参与,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共同解决群众身边的节约用水突出问题,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加强小区、企业、单位(公共机构、学校等)等节水型载体建设力度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,以点带面,引导**开展节水工作。将培养群众节水意识做为长期任务抓实抓好,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用水习惯。
(四)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监督管理。

   落实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,将水资源开发利用、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。综合运用行政、法律、经济、技术等手段,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管理,实现由粗放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用水方式的转变。与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,加强用水总量、用水效率控制,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,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31011402005062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0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