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
石家庄力争203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

日期:2025-07-17 14:26
浏览次数:896
摘要: 石家庄力争203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:石家庄的天空突然变暗,大雨倾盆而下,仅1个小时降水量就达70余毫米。雨水迅速在路面上形成了波涛,使得行人和车辆行进受阻。就在此时,路边大片的绿地却在暴雨下处变不惊,敞开宽大的胸怀默默地“喝”着雨水。 能让天上的客水渗透地下,或者收集起来为我所用,正是石家庄这样的缺水城市所追求的目标。石家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7.1毫米,每年雨季形成的径流量达到3000万至5000万立方米,对于石家庄这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80立方米的城市而言,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财富。中国城市...

石家庄力争203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:石家庄的天空突然变暗,大雨倾盆而下,仅1个小时降水量就达70余毫米。雨水迅速在路面上形成了波涛,使得行人和车辆行进受阻。就在此时,路边大片的绿地却在暴雨下处变不惊,敞开宽大的胸怀默默地“喝”着雨水。

  能让天上的客水渗透地下,或者收集起来为我所用,正是石家庄这样的缺水城市所追求的目标。石家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7.1毫米,每年雨季形成的径流量达到3000万至5000万立方米,对于石家庄这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80立方米的城市而言,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财富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说,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、雨水径流污染、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,还可以通过城市植被、湿地、坑塘、溪流的保存和修复,增加城市“蓝”“绿”空间,减少城市热岛效应,改善人居环境。

 石家庄明确提出,要**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,增加绿地、沙石地面、可渗水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渗滞能力。该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节水集雨已经从过去的指导性要求变为强制措施,如果没有相关配套设施,工程不予审批。”通过这样一种转变,将石家庄的海绵城市建设推向了实质运作阶段。

 正定新区也**融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,新建了雨水泵站,一次性可调蓄3万立方米水,注入调蓄池的雨水排入地下污水处理厂,处理后作为城市生态用水使用。谈固北大街地道桥雨水泵站拥有2300立方米大容量雨水蓄水池,可以把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,用于绿地灌溉、道路洒水。正在建设的东南环水系,规划有25公里长明渠和湿地公园,将通过雨水的收集利用、中水的自然净化,带动东部雨水综合利用。

 石家庄市排水管理处总工办主任张凯伟说:“如果建成海绵城市,仅石家庄市二环以内每年就可多吸收、利用雨水1500万立方米。”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二环路内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,按照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计算,二环内年降雨总量约5000万立方米。目前,能渗入地下的雨水仅占雨水总量的15%至30%,即*多1500万立方米。如建成海绵城市,渗入地下的雨水至少要占60%,达到3000万立方米。

 “进行海绵城市建设,能够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,这样就能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。我们目前正在加紧建设,力争到203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。”张凯伟说。

31011402005062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062号